《红十字国际评论》新一届编委会

15-06-2013

《评论》编辑组很荣幸地向您介绍本期刊的新一届编辑委员会。新编委会于今年成立,2011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会由来自不同地区的各学科专家组成。

樊尚•贝尔纳 

樊尚•贝尔纳
© ICRC

樊尚•贝尔纳(法国),《红十字国际评论》总编(ICRC日内瓦总部)

樊尚•贝尔纳于2010年10月成为《红十字国际评论》主编。他是施特拉斯堡大学政治学系毕业生,有政治学硕士、施特拉斯堡大学法律系及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国际法硕士以及日内瓦国际研究院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樊尚•贝尔纳于1995年代表日内瓦国际研究院赢得了让•皮克泰国际人道法竞赛。随后他在伊斯坦布尔的马尔马拉大学教授国际法和国际人道法,并于1998年加入ICRC。他在该组织工作了13年,既有一线经验(曾在达喀尔的西非代表处、内罗毕的东非代表处和以色列及被占领土工作),也在总部工作过,并担任过多个职位(国际人道法的融入与推广、传播协调员、非洲地区主任以及行动传播主任等)。2013年,樊尚•贝尔纳被任命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法律推广部门“融合与推广国际人道法论坛”的负责人。

 

 

拉希德•哈马德•阿内奇 

拉希德•哈马德•阿内奇
© ICRC

拉希德•哈马德•阿内奇,科威特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授(科威特)

拉希德•哈马德•阿内奇是科威特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授。他有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1989)、美国杜兰大学的法学硕士以及科威特大学的法律及伊斯兰教教法学士学位。他曾担任法学院副院长以及国际法系主任,现任国际法律咨询公司合伙人。拉希德•哈马德•阿内奇是多个部门委员会的常任会员,包括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他还是科威特律师协会法律期刊以及科威特大学法学院法律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在国际法和国际人道法领域著述甚多。

 

 

 

 

安妮特•贝克尔 

安妮特•贝克尔
© ICRC

安妮特•贝克尔,现代史教授(法国)

安妮特•贝克尔是巴黎第十大学的现代史教授以及法国大学研究院院士。她的著述题材广泛,主要涉及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对平民造成的极端暴力影响,特别是军事占领和种族灭绝。她致力于研究人道政治以及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中的创伤和回忆。她最新出版的两本书是《阿波利奈尔:战争回忆录》(达朗迪耶出版社,2009)和《红色伤疤:1914-1918年被占的法国和比利时》(法亚尔出版社,2010)。目前她在研究并撰写两个在20世纪的灾难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拉法尔•莱姆金和扬•卡斯基。

 

 

 

弗朗索瓦丝•布歇-索尼耶 

弗朗索瓦丝•布歇-索尼耶
© ICRC

弗朗索瓦丝•布歇-索尼耶,无国界医生组织法律主管(法国)

弗朗索瓦丝•布歇-索尼耶是法学博士和地方法官,也是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法律主管和该组织基金会的前研究主管。她的著述涉及人道工作、人道法和国际司法,例如《人道法实际指南》和有关卢旺达的《》。她参与界定无国界医生在武装冲突或内乱中所开展医疗行动的权利和责任,以及在治疗伤病员与性暴力受害者和与司法系统互动时的医疗责任和义务。目前她在巴黎政治学院和巴黎天主教学院教授硕士课程。

 

 

 

阿兰•德莱特罗 

阿兰•德莱特罗
© ICRC

阿兰•德莱特罗(瑞士),国际危机组织副主席(比利时)

阿兰•德莱特罗持有瑞士和法国的双国籍,他的研究重点为欧洲政策和宣传,特别侧重于欧盟及其成员国。他与许多资深人士保持联系,并向布鲁塞尔、拉美、欧盟成员国以及俄罗斯的官员们宣传推广国际危机组织(ICG)的建议和主张。他定期出访这些国家,并就ICG所涉及的冲突接受当地媒体的采访。他的专业领域包括:俄罗斯、南北高加索和中亚;拉美;冲突评估与冲突解决方案;民主改革、人道援助等。他的专业背景如下:1986-2001年在塔什干任开放社会研究所所长;1994-1998年在莫斯科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任职;1986-1991年在秘鲁从事成人扫盲与能力建设项目。

 

 

海伦•德拉姆 

海伦•德拉姆
© ICRC

海伦•德拉姆,澳大利亚红十字会法律顾问(澳大利亚)

海伦•德拉姆是澳大利亚红十字会的国际法战略顾问,也是墨尔本大学法学院的高级研究员。她有国际人道法和国际刑法的博士学位,并已成为维多利亚省最高法院和澳大利亚联邦最高法院的律师。海伦曾任ICRC悉尼办公室主任以及ICRC太平洋地区代表处法律顾问,并在缅甸、印尼亚齐以及菲律宾执行过ICRC的短期任务。2006-2008年她在亚太军事法中心任研究与发展部部长,之前还曾担任过澳大利亚红十字会的国际人道法负责人。海伦•德拉姆主编了多本有关国际人道法的书籍并发表了多篇文章,她的最新一本合著书籍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相关法律文件》(牛津,2010)。她目前在墨尔本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硕士,并主持多个研究项目,议题包括保护责任(R2P)与国际人道法、国际警察部署的法律框架以及性别与国际人道法。


 

尼古拉•格纳托夫斯基 

尼古拉•格纳托夫斯基
© ICRC

尼古拉•格纳托夫斯基,国际法教授(乌克兰)

尼古拉•格纳托夫斯基是基辅国立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国际法副教授,他在该中心教授国际人道法、国际刑法和一般国际法。格纳托夫斯基先生是欧洲防止酷刑和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委员会成员。他也是乌克兰国际法协会的学术秘书、乌克兰国际法期刊的副主编以及乌克兰国际法年鉴的执行编辑。他在国际人道法、人权以及国际刑法等领域有多本著作。

 

 

 

 

贾兵兵 

贾兵兵
© ICRC

贾兵兵,国际法教授(中国)

贾兵兵是北京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他于1989年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学士,1995年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法学博士。他的专业领域包括一般国际法、国际人道法以及国际刑法。贾兵兵曾于2002-2004年在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ICTY)上诉庭担任法律官员;2000-2002年在联合国前南刑庭第三审判庭担任法律官员;1998-2000年在联合国前南刑庭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ICTR)上诉庭任助理法律官员;以及1996-1998年在前南刑庭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任法官助手。他在国际公法特别是国际刑法方面著述颇丰。

 

 

阿卜杜勒•阿齐兹•凯贝 

阿卜杜勒•阿齐兹•凯贝
© ICRC

阿卜杜勒•阿齐兹•凯贝,伊斯兰教研究大学教师(塞内加尔)

阿卜杜勒•阿齐兹•凯贝是位于达卡的谢赫安塔迪奥普大学阿拉伯学院的伊斯兰教研究教师。他是塞内加尔提贾尼兄弟会的领导人,也是西非社会、政府以及伊斯兰教的权威分析家。阿卜杜勒•阿齐兹•凯贝是塞内加尔民间社会的活跃人士,为妇女的权利、反对女性割礼和防止艾滋病而积极活动。他在大学、宗教机构以及西非和中东的领导人之间交游很广,有很高的知名度。阿卜杜勒•阿齐兹•凯贝为多个国际组织和联合国机构担任过专家和顾问。与ICRC合作,他在任职的大学为研究生开设了名为“伊斯兰国家—变化的社会”的实验室。作为ICRC的外部专家、顾问和朋友,自2006年以来,他曾参加过多个由全球事务处在非洲举办的联谊会。

 

 

伊丽莎白•萨尔蒙 

伊丽莎白•萨尔蒙
© ICRC

伊丽莎白•萨尔蒙,国际法教授(秘鲁)

伊丽莎白•萨尔蒙是秘鲁罗马天主教大学法学院的教授,也是该大学民主与人权研究中心的学术主任,负责人权硕士项目。她拥有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的国际法博士学位并在国际公法、国际人权法、国际刑法、国际人道法和过度司法发表多篇著作。伊丽莎白•萨尔蒙曾为秘鲁司法部、国防部、秘鲁真相与调解委员会、联合国以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担任顾问,并任法国波尔多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对外大学的客座教授。

 

 

 

马尔科•萨索利 

马尔科•萨索利
© ICRC

马尔科•萨索利,国际法教授(瑞士)

马尔科•萨索利有瑞士和意大利的双重国籍,他是日内瓦大学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系的教授和系主任。2001年到2003年,马尔科•萨索利在蒙特利尔的魁北克大学任国际法教授,现在仍担任该校副教授。他是非政府组织“日内瓦呼吁”的委员会主席,该组织旨在促使非国家武装参与者遵守人道规则。他也是人权政策国际理事会的副主席。他在瑞士巴塞尔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是瑞士律师协会的成员,也曾担任国际法学家委员会的执行秘书和瑞士最高法院的书记官。从1985年至1997年他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曾在该组织日内瓦总部任法律部副部长,在一线担任约旦和叙利亚代表处主任,并任前南斯拉夫保护协调员。2011年,萨索利教授在学术休假后赴巴基斯坦代表处出任为期6个月的ICRC法律顾问。

 

 

尤瓦尔•沙尼 

尤瓦尔•沙尼
© ICRC

尤瓦尔•沙尼,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国际法教授(以色列)

尤瓦尔•沙尼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的赫希•劳特派特教授。他目前也是希伯来大学国际法论坛的理事会会员,“国际法院和法庭项目”负责人,“评估国际法院对大规模暴行案件中国内刑事程序的影响项目”成员,以及以色列民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他于1995年在希伯来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以最优等成绩毕业),1997年在纽约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伦敦大学获得法学博士。他就国际法院和仲裁法庭以及其他国际法问题(如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出版和发表过多篇著作。尤瓦尔•沙尼是2004年美国国际法协会图书奖(创新法学奖学金)获得者,还于2008年获得了欧洲研究理事会授予前沿研究者奖金。尤瓦尔•沙尼曾在以色列的多所法学院任教,近几年来任哈佛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员,并在乔治城大学法学中心、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和悉尼大学法学院担任客座教授。

 


 

雨果•斯利姆 

雨果•斯利姆
© ICRC

雨果•斯利姆,牛津大学伦理、法律与武装冲突研究院(英国)

雨果•斯利姆曾供职于学术界、人道机构和商界。1983年至1993年他在摩洛哥、苏丹、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国和中东地区为英国救助儿童会和联合国工作,协调人道行动。1994年至2003年他在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任国际人道主义高级讲师,并为多个世界主要的联合国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所开展的人道和发展工作进行主要评估。雨果是英国乐施会的理事会成员以及英国红十字会的国际顾问。2003年至2007年,他任日内瓦人道对话中心的首席学者,领导开展保护平民的主要研究。

 

 

 

加里•索利斯 

加里•索利斯
© ICRC

加里•索利斯,乔治城大学法学副教授(美国)

加里•索利斯在乔治城大学法学中心和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教授战争法。他是美国军事学院的退休法学教授,曾任西点军校的战争法系主任六年。他是2007年国会图书馆奖学金常驻学者。他是退役的海军陆战队中校,服役26年,曾两次在越战中服役。他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以及乔治华盛顿大学获得法学学位,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战争法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教3年。他的著作包括《越南海军及陆军法》《山塘:美国战争罪行》以及《武装冲突法》(2011年美国国际法协会优异奖)。

 

 

 

南迪尼•孙达尔 

南迪尼•孙达尔
© ICRC

南迪尼•孙达尔,德里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印度)

南迪尼•孙达尔是德里大学德里经济学院的社会学教授。2007-2011年她联合编辑了印度顶尖社会学期刊《印度社会学汇编》。她的著述包括《官吏与君主:巴斯塔尔的人类学历史》(2007年第二版)《开枝散叶:印度联合森林管理》(2001)以及几本编著。2010年,她被授予印孚瑟斯社会科学与社会人类学奖,以表彰“其作为一名出众的分析家在现代印度社会的社会身份——尤其是部族和种姓制度——以及知识政治方面做出的贡献”。她曾在多个为设籍部落(原住民)谋求福利的政府委员会任职,还是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理事会成员。自2005年起她在印度中部参与了一个反对侵犯人权和人道法的重大宣传活动,包括代表她为之工作多年的原住民向印度最高法院提起诉讼。她目前的研究兴趣在于公民权利、南亚的战争与叛乱镇压、印度的本土性与政治、法律社会学以及不平等。可通过http://nandinisundar.blogspot.com阅读她公开发表的著作。

 

菲奥娜•特里 

菲奥娜•特里
© ICRC

菲奥娜•特里,人道行动独立研究者(澳大利亚)

在过去的20年间,菲奥娜•特里在世界各地参与人道行动,包括伊拉克北部、索马里、非洲大湖地区、利比亚和苏丹。2000-2003年她在巴黎担任无国界医生组织的研究主任,对朝鲜、塞拉利昂和安哥拉的局势开展研究,随后3年又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一起在缅甸工作。菲奥娜•特里持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国际关系和政治学博士学位,她的著作《重蹈覆辙?人道行动的悖论》(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02年)一书获得了2006年格劳梅耶基金会颁发的“改善世界秩序思想奖”。最近,她在北卡罗来纳洲的杜克大学教书,并承担了几项有关ICRC的深度研究,包括其在苏丹和阿富汗行动的中立性,以及该组织在阿富汗对医疗服务的保护。她目前常驻尼泊尔加德满都。

 

 

彼得•沃克 

彼得•沃克
© ICRC

彼得•沃克(英国),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费恩斯坦国际中心主任(美国)

彼得•沃克从1979年起就活跃在发展和救灾领域,自2002年起担任费恩斯坦国际中心的主任。他曾在非洲为多个英国非政府组织和环保组织工作,并曾担任大学讲师和食品批发公司经理。彼得•沃克于1990年加入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在日内瓦任灾难政策部主任达十年之久,后转至曼谷担任联合会南亚地区行动负责人。他在中东、非洲、东欧和前苏联广泛游历,并在多个领域著述颇丰,如本土知识的发展、饥荒早期预警系统以及军队在救灾活动中的作用等。彼得•沃克是《世界灾难报告》的创始人和负责人,并在《灾难救援工作者工作守则》和《环球计划》人道标准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