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在模拟中磨练自己

初次看到解阳,大家以为他是名中学生。身材瘦小,一脸稚气,然而这位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三年级的学生一直试图通过参加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来磨练自己。

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亚太地区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中,尽管解阳和他的同伴所代表的北京国际关系学院队取得的成绩并不出色,但解阳对于这次参赛经历非常珍惜。“这次比赛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以前从没看到过,或者从没有想象会看到的风景。在学习法律之初从没有想过以后做关于人道法方面的事情,不过随着北京和香港这两场比赛,人道法越来越吸引我。”

2009年解阳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但成绩并不突出,他甚至认为自己受到一个打击,因为他对掌握法律学科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几个月后,解阳再次决定参加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中国红十字总会与人民大学法学院共同举办的“高校间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其目的非常清晰。“过了一年想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想看看自己有没有白读一年书,看想看看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解阳这样解释到。

在准备的过程中,解阳和他的同伴代舒洋发现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的案例内容和比赛方式很吸引人,设计的案例专业细致,不是简单地考察法条,而是具体到法条和事件的联系。“准备的过程有那种实战的感觉,很给力。”解阳用了一句流行语来描绘这样一个艰苦的准备过程。“当时坐在辩方的座位上,和实习的时候跟着检察官坐在控方的位置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就好像真地为一个人辩护一样,有一种很梦幻的感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刻苦努力,通过与队友的紧密合作,解阳及代舒洋所代表的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最终获得了2010年北京高校间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的第一名。而这样的荣誉对一个规模比较小的学校来说还是非常不易, 解阳和代舒洋从一个并不以国际法为专长的国际关系学院终于走到第九届亚太地区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上。

“比赛的过程证明至少在学习这件事上,没有什么捷径,没有付出就一定没有回报,而有付出却不一定有相对应的回报。我觉得这次的成绩是超乎付出的一个回报,所以说它是包括了对付出的肯定和运气的垂青。” 解阳深有感触。

针对香港亚太地区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的艰巨性,解阳对此作好了心理准备:“面对的竞争对手是亚太区各个国家的佼佼者,对手水平的提高让我们感受到的压迫感也提高了;法官相比也会比国内赛时更‘不仁慈’;法律思维上参赛选手案例的思路和国内赛事遇到的对手思路很不相同;再者就是各国的英语口音,毕竟在中国听惯了中式的发音,可能打国际赛会有不适应。”

通过香港比赛,解阳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与国外学生相比,自己的英语水平相差太远,在遣词造句上都显得不如国外学生那么游刃有余;另外,自己准备不够充分踏实,直接导致了在对法条的理解深度和阅读到的其他案例的广度上不如国外的选手,影响自己的发挥,也难以招架法官的问题和对手的攻击。

不过解阳在比赛过程中意识到这次模拟法庭对自己今后择业的影响深远。通过近距离接触法官、学者、教授、律师,他懂得以后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还需要付出诸多努力。

在小学时发现自己的英语成绩不错,解阳曾梦想选择英语老师或者翻译的职业,后来又迷上了体育运动,也期望自己能当上体育记者。然后高中里所读的国外名人传记让他改变了主意,更为他打开了法律之门,解阳发现很多名人都受过良好的法律教育,他们谈吐优雅,气质非凡。这使得擅长理科的解阳开始考虑法律专业。

在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学习三年之后,解阳感觉到自己以后从事法律工作的想法更加强烈了。而在准备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竞赛中,解阳发现不仅国内法,国际法领域也大有可为。他觉到通过比赛来学习这方面的法律自己的视野得到了开阔,也提供了以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可能性。 “如果以后能够在这个领域工作,我会感到非常幸运,也正是因为如此,我现在还需要更加努力。”解阳感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