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将“探索人道法”进行到底

"在这里,我能毫无顾忌地表达我的观点。讨论让我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加协调、成熟。最重要的是,借这个时间,我终于能够解决一些我心中潜藏已久但无暇解决的问题:当别人的尊严受到威胁时我到底是出手还是旁观。"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任志瑜分享了该校一位学生对"探索人道法"课程的理解。

11月10日,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南、江苏、山东和浙江七省市的一线任课教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教育管理部门领导等近200人参加了"探索人道法"项目经验交流。

北京理工附中学生在进行急救包扎的汇报演出。CC BY-NC-ND /ICRC

探索人道法项目是针对13至18岁青少年的一个国际教育项目,在北京一年多时间覆盖了全市9个区县的33所中学。探索人道法,尽管看似一个法制教育项目,但实际上则是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有趣的互动形式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体会生命的宝贵和人格的尊严。

生活中也有"两难困境"

在武装冲突地区或者紧急事态下,两难困境于旁观者来说,是那么难以抉择。如果伸出援手,自身可能会有麻烦,如果选择旁观,良心上又觉得不安。而对于正在听课的初中学生来说,最贴近生活也最易理解的词就是"纠结"。

这种道德困境,不仅在战争或冲突地区有,日常生活中也有。

"如果有人倒地,扶还是不扶 ?" 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折射出两难困境。来自天津的郝智益老师没有简单地加以道德上的谴责,而是以漫画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旁观者的心理状态。

"那位女士怕自己的衣服被弄脏了","这位妇女显然是有身孕","那位男士着急去上班","这位大叔一脸不幸的表情", 这些都是初二学生针对漫画做的解读。

学生们没有点出的是,当中或许有人因为自己的"视而不见"而觉得不安。可是,如果扶起别人,万一被诬陷说是肇事者,那该怎么办。

郝智益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旁观者的心理活动CC BY-NC-ND /ICRC/Zhilong zhang

"不论哪种情况下,探讨两难困境都有意义," 来自上海的朱弘老师这样谈自己的理解。

"生活中的两难困境可真多,有些问题我得好好想想,然后再做决定,"来自北京劲松职业高中的张秀红老师转述学生的体验。

这种分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老师说她看到了学生身上发生的改变,不论是在工作能力还是在人际关系方面。

"规则"的力量

在"国际人道法的基本规则"课堂上,朱弘老师以新闻事件展开话题 : 匈牙利女摄影师故意伸脚绊倒一名抱着孩子奔跑的难民,三岁叙利亚男童浮尸土耳其海滩。通过展示照片的形式,她把学生引领到"难民问题"的情境中。

在武装冲突不可避免、且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我们能做些什么?学生们不仅围绕这一问题开始讨论,还在老师引导下积极发问,比如谁来援助,如何援助,需要哪些类型的工作者参与,援助者与被援助对象需要得到什么保护。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依靠规则,依靠国际人道法的力量。

"这门课程紧贴时事,材料也很丰富,它帮助我拓宽了视野,同时也让我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 北京理工附中初二的葛闯同学这样描述自己的体会。

从事该项目教学十年之久的朱弘老师总是想着为学生多提供一些思考的素材,"创造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冲击,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代表在展示小组讨论成果CC BY-NC-ND /ICRC/Zhilong zhang

老师们的探索

除极强的探索性之外,这门课程的包容性也很强。这点从授课老师的多学科背景就可以看出来,例如思想品德、英语,还有生物。这也意味着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背景的老师完全可以充分发挥,首先自己进行探索,进而启发学生探索与思考。

除了讲授内容之外,专业背景为英语的赵志耕老师还力求让学生动脑,然后动心,不仅仅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展示了什么,同时问他们"你在哪里,你能做什么 "。

劲松职业高中的张老师也有类似体会。鉴于职业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他们对"梅莱村事件"把握起来就比较吃力。因此,她会尽量寻找距离学生较近的事件,然后让学生去思考。"梅莱村事件"的教学内容就被替换成了2014年3月初发生于昆明火车站的暴力恐怖事件。学生们以此为情境,体验何谓 "两难困境"。

通过种种教学情境的体检,学生们了解了"探索人道法"课程,同时对红十字精神有了深刻领悟。正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青少年与志愿服务处张灏副处长所言,"这种参与或许会对学生将来的成长起到想象不到的作用"。

作者: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张治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