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凤凰周刊》:普京叙利亚棋局解析

原载于《凤凰周刊》2015年第12期,记者:邱锐。文章仅反映作者观点,并不必然反映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立场和观点。

普京身着一身黑色西装坐在俄罗斯国家国防控制中心指挥台的正中央。身旁围坐着一排戎装在身的俄国军人。通过麦克风,他自信而从容地对着数千公里外叙利亚海岸的"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下达命令:"以一艘航母为首的法国海军战斗群将要抵达你部战区。你部必须与法方建立直接联系,把他们当作盟军一样开展合作。"

命令下达于11月17日,一天后,法国核动力航空母舰"戴高乐"号离开法国南部的土伦军港,加入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下称IS)组织的空中打击。

两天前,普京破天荒地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G20峰会上"热聊"了好久。电视画面显示,面对面坐在沙发里的两位总统都倾身向前,试图让对方在较为嘈杂的环境里听清楚自己的话。这副姿势保持了35分钟。美国白宫方面透露,对话内容主要聚焦在叙利亚问题上。两位首脑都认为,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需要由叙利亚人民来主导,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的进程需要在联合国的协调之下进行磋商。

普京俨然成为西方阵营的"铁血盟友"——至少暂时如此。但就在一年前,普京还怒气冲冲地提前离开了G20布里斯班峰会,因为他厌倦了全球领导人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他提出的指责。将克里米亚收入囊中后,俄罗斯陷入了与西方长时间的对立并遭受制裁,就在不久前,法国冒着巨额违约赔偿终止了与俄罗斯谈定的舰船合同。

然而,当11月13日深夜、一场毫无先兆的连环爆炸打破了巴黎夜空的宁静后,国际局势发生了剧变。这场由IS实施的恐怖袭击激怒了法国,激怒了西方世界,却意外地让普京得以"逆袭"。其领导下的俄罗斯开始在反恐议题上占得有利位置——他不仅能名正言顺地保护盟友巴沙尔·阿萨德,还让俄罗斯成为国际社会抗击恐怖主义的领导者。相比出兵叙利亚的成本——国内安全局势趋紧,民航客机被袭、战机被击毁的惨痛损失以及巨额的军费开支,至少从目前来说,普京似乎还是"赚了"。

没人知道普京在出兵前,是否推演或考虑到这些变量,但他在叙利亚棋局中已然处于上风。自此,叙利亚的反恐战火更明确地成为大国博弈下的"代理人战争",世界反恐大战背后的"战争",也越发值得关注。

绝密飞行:抓住缝隙,抢占先机

9月30日,数架苏式战机从叙利亚赫梅米姆军用机场临时跑道起飞。这条跑道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俄罗斯记者踏上跑道时,发现柏油路面还有些黏脚。

不久后,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接连响起。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俄军当天出动20架次战机,对叙利亚北部8处"IS据点"进行轰炸。俄军发布的空袭视频显示,炸弹如暴雨一般,倾泄在包括空袭目标在内的数平方公里区域内。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介绍说,俄方打击对象包括IS拥有的军事装备、通信枢纽、运输工具、武器和弹药库、燃料存储设施等目标。

这场空袭不仅是叙利亚冲突爆发四年多来,俄罗斯首次军事介入叙利亚,也是这个国家从冷战结束以来首次在海外展开的军事行动。

据阿萨德办公室发表的声明,俄军参与叙利亚内战的直接原因是: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致函普京,请求俄国派出空军,配合打击恐怖主义;克里姆林宫随后也确认了这一消息。

"阿萨德是在俄罗斯出兵四个月前向普京发出求助的,"多次出访叙利亚、俄罗斯的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吴大辉告诉《凤凰周刊》记者,最终促使普京下决心出兵的是俄国获得的两则情报:俄罗斯车臣共和国"匪帮"逐渐成为IS的重要力量;土耳其与北约希望在叙利亚北部地区设立"安全区"或"禁飞区"。"前者关乎俄罗斯安全,后者威胁叙利亚政府。"

由于IS、叙利亚反政府武装都没有空军力量,阿萨德政府却拥有包括苏24、苏25以及米格17等多种型号战机30多架,所以禁飞区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消灭阿萨德政府的空中力量。

普京作出出兵决定后,一场低调且"虚实相生"的战前准备工作随即展开。因为这位特工出身的总统知道,必须小心翼翼不被发现,才能抢占千载难逢的反恐缝隙。

从8月开始,俄军就向叙利亚运送部队及重武器。对此,欧美世界已有察觉,卫星图片和媒体报道都在佐证俄军的大规模介入。五角大楼9月初宣布,俄向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派遣了5艘携带大量重型武器的登陆舰,向用作空军基地的拉塔基亚以每天2架次的速度派遣重型运输机安-124运输重武器。美国国务卿克里当时还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话,表示这种行动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冲突升级。

因担心俄国"可能会向叙利亚提供武器,而这些武器可能会被用来对付与IS武装分子难区别的叙利亚反对派",美国陆续要求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关闭为俄罗斯提供的空中航线。

对于国际社会的非议,俄官方则保持"低调"。普京在9月初的"东方经济论坛"上只承认俄方对叙利亚提供了重要帮助,但否认俄军介入叙利亚局势。9月27日,普京赴美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接受美国CBS专访时还说,"俄罗斯不会在叙利亚和任何外国境内动武,至少目前没有这个打算"。

一系列虚虚实实的手段,让国际社会以为俄罗斯的意图只是为叙利亚政府提供军事援助。五角大楼回应俄军行动时,称"俄可能要在叙建立空军基地"、"俄运送武器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军事基地"。只有美国《国家利益》认为俄可能直接打击IS,并盘点了其哪些武器可以在打击中派上用场。

待所有战前准备工作完成,9月30日,俄罗斯上议院162人"高效地"全票通过俄军出兵的决议。在上议院这块橡皮图章落下来之时,俄军的炸弹也砸在了叙利亚的国土上。

空袭前,俄罗斯还卖给美国一个"面子"。据英国BBC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称,空袭当天,一名俄罗斯将军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一个情报中心走到美国驻伊使馆,口头告知俄方即将展开的军事行动,"比空袭早了大约一个小时"。

随同俄军一道进入叙利亚采访的凤凰卫视记者卢宇光向《凤凰周刊》记者独家透露,俄军装备的运输路线并非经过被美国要求关闭航线的国家,其真实路线是从亚美尼亚俄罗斯空军基地起飞,到伊朗空军基地中转,途经伊拉克,最后到达叙利亚。"这条路线当时曾是俄方的高度机密。"

周密的计划,为此后俄罗斯成为反恐的重要一方,与美国阵营平起平坐开了个好头。

踏入泥潭:一个都不好惹

自第一颗炸弹落在叙利亚开始,俄罗斯空袭行动就在抗议声和报复行动下进行。尽管成功挤进了反恐一线俱乐部,但打击恐怖主义毕竟不是容易做的"生意"。普京加入这场高风险战争,固然有反恐考量,但却让俄罗斯陷入了与IS直接对抗的局面,其遭受恐怖袭击的威胁和风险,不可避免地大幅度增加。

作为"回报",包括IS在内的叙利亚恐怖组织宣称,要对俄罗斯开展"圣战"。据路透社10月13日报道,一名极端组织发言人表示,"全世界的穆斯林年轻人要联合起来,抵抗由俄罗斯和美国发起的针对穆斯林的十字军东征。"美国高级官员也警告俄罗斯小心被恐怖分子列为袭击目标。

果不其然,仅10月11日一天,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就在莫斯科逮捕了15名疑似将在地铁及机场进行恐怖袭击的疑犯,并拆除一枚自制爆炸装置。此前,俄联邦安全局也逮捕了10名欲在莫斯科进行恐怖活动的可疑分子,几乎全部来自中亚地区。

11月12日,IS组织发视频威胁称,要对俄罗斯发起袭击,并宣称"克里姆林宫将是我们的"。虽然俄罗斯舆论对此"态度冷淡",但《凤凰周刊》记者听闻,俄罗斯在莫斯科一些敏感区域增派了不少便衣,情报组织也全勤出动,谨慎应对。很多商场和酒店门口也增加了安保设施,机场的安检近两个月来也更为严格。

更惨重的袭击未能避免。10月31日,一架载有224人的俄罗斯客机在埃及西奈半岛中部坠毁。数小时后,IS组织宣布对此事负责。经过半个月的调查后,11月17日,俄联邦安全局局长亚历山大·博尔特尼科夫宣布,A321客机西奈空难是一起恐怖袭击。检验结果显示,客机上有爆炸物痕迹,有威力等同于1公斤TNT炸药的自制爆炸装置引爆。

普京在有关空难原因调查结果的会议上强硬回应:"不论需要多少时间,我们都应该查出所有参与制造空难的人。我们会搜查他们所有的藏身之处,不管他们在地球上任何角落,我们都会将他们找到,并予以严惩。"

不好惹的不只是恐怖组织。炸客机的恐怖分子尚未找到,俄罗斯两架军机又被击毁。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苏—24战斗机在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叙利亚一侧坠毁。土耳其方面称,这架战机因侵犯该国领空遭土耳其军方派出的F-16战机击落。

此前,土耳其已经多次抱怨俄罗斯、叙利亚等国战机和其他飞行器侵犯该国领空,并发出"就算是一只鸟入侵"都要击落的警告。《卫报》引述一位土耳其政府官员的话称,这不是针对具体国家的行动,而是对土耳其领空主权的捍卫:"土耳其空军已经多次公开宣布了军事干涉的原则,对于任何违反土耳其领空法的行为,我们将予以打击。"

但俄罗斯对此并不认同,并表示这架战机当天全程未离开过叙利亚领空。普京愤怒地说:"今天的损失(战机被击落)是恐怖主义帮凶在我们背后捅刀。"并宣布暂停一切与土耳其的军方合作。俄罗斯总参谋部行动总局局长谢尔盖·鲁茨科伊则表示今后俄罗斯所有轰炸机的行动都将在歼击机的掩护下进行。

祸不单行。一架俄国直升机进行搜救上述坠毁战机时,又遭叙利亚反抗军击毁。由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发布的视频显示,一名叙利亚反抗军成员使用反坦克导弹击落俄军直升机,而该架直升机迫降在叙利亚政府军控制区后,又被另一枚导弹击中。画面中可听见一名男子不断以阿拉伯语高喊:"真主至大!感谢真主!飞机被烧毁了,真主至大!"

在损失飞机的同时,俄罗斯也饱受北约影响下的国际社会的指责。总部设在英国考文垂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曾披露,俄罗斯的空袭在不到一个月内造成370人丧生,其中平民死亡人数为127人,占总数的1/3,其中包括36个儿童和34名妇女。与之相对,该组织今年4月发布报告称,自2014年9月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叙利亚空袭时击毙了1922名IS战士,造成66名平民丧生。

对于上述数据,俄方予以否认,并指责"俄罗斯误伤平民"的报道是无中生有,是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发动的舆论战。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洛娃在一次记者会上指出:"拉夫罗夫外长在联合国安理会还没有开始发言之前,大量不实报道已经出现在媒体上,称有平民在俄罗斯军事行动中死亡,还称这些行动是针对叙利亚自由军。"

"这全是'新闻战',一场战争!"扎哈洛娃说,互联网上大量出现的"平民伤亡"的照片数量之多、传播速度之快,就像是"信息瘟疫"。

俄官方"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下属电视台曾针对"叙利亚人权观察"进行过调查,他们发现,这家机构由一位名为RamiAbdulrahman的英国籍叙利亚人负责。当该台记者要求采访时,其以不是媒体机构的名义加以拒绝。此人曾因反对阿萨德三次被捕入狱,2000年逃到英国。

"今日俄罗斯"对外广播联合理事会主任Anisimov Anton向《凤凰周刊》记者指出,西方主流媒体报道叙利亚问题角度是空前一致的,我们只不过提供另一种视角,只有多了解不同角度,才会知道事件的全部。"在平民死亡问题上西方媒体多次造假,所以我们也希望你们(指中国媒体)能够多方求证。"

"今日俄罗斯"曾发现一家反叙利亚政府在推特上刊登了一张俄空军9月30日轰炸叙利亚的照片,照片中平民四散逃开,但实际上该照片在2012年就被使用过。

然而,无论伤亡数字到底为多少,叙利亚平民的处境都令人堪忧,甚至绝望。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叙利亚办事处新闻发言人保尔·克里季叶科(Pawel Krzysiek)向《凤凰周刊》记者忧虑地说,"随着战事不断升级,平民所遭受的苦难愈加深重,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正在叙利亚上演。"

据其介绍,这个国家的战场往往位于民众的聚集区,包括学校、医院、自来水厂甚至民宅。"叙利亚民众忍受了五年的战争,现在又开始遭受空袭。每当战争打响,无论是孕妇、儿童还是老人,都四散而逃。此外,他们还面临着严重的食品、药品以及水源短缺问题。对他们来说,每天的生活都是折磨。"克里季叶科说。

代理人战争:"谁威胁阿萨德,就打谁"

10月20日,阿萨德突然到访莫斯科。俄叙两位领导人讨论了叙利亚局势、打击恐怖组织、俄罗斯持续空袭等议题。这是阿萨德自叙利亚内战2011年爆发以来,第一次出国访问。BBC评论道:"阿萨德的意外出访,显示其对叙利亚局势越来越有信心,也显示出莫斯科对阿萨德政权的信心。"

对此,白宫发言人舒尔茨以批评回应:"我们认为,为阿萨德这样一个对自己的人民使用过化学武器的人做出红地毯式的欢迎,与俄罗斯所声称的谋求叙利亚政治转变的目标不符。"

叙利亚内战的本质,实际是国内穆斯林什叶派和逊尼派教派之争。由于两派在中东地区的联动性,叙利亚国内教派之争,很快演化为中东地区,乃至世界大国之间的角斗。北约国家以及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等海湾国家选择支持占叙利亚人口70%的逊尼派;俄罗斯则选择站在支持阿萨德政府的一方,支持叙国内的什叶派。

美国国务院11月4日发表的报告显示,俄罗斯在叙利亚的空袭有85%-90% 打击的是叙利亚反对派,而不是IS。对于美国的指责,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称,"鉴于叙恐怖分子和极端组织形形色色,加之难以区别温和反对派和恐怖分子之间的差异,西方也未能向俄提供有关帮助,因此俄罗斯分不出谁是反对派、谁是恐怖分子。"

"俄军的确有可能难以区分,毕竟叙利亚反政府武装聚合了三千多个团体,鱼龙混杂。"吴大辉说,"俄国人的选择是,无论是反对派还是恐怖分子,谁威胁到阿萨德政府军,他们就打谁!"

这种战法让反对派与其结下仇恨。受舆论压力,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一度回应说,俄罗斯空军可以为叙利亚"温和"反对派提供支持,包括叙利亚自由军。

然而,这番话并没有获得叙利亚反对派的认同。"叙利亚自由军"发言人Issam al-Reis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该组织不需要俄罗斯的帮助,因为莫斯科一直在支持阿萨德领导的政府军。"如果俄罗斯对解决叙利亚问题采取认真的态度,就应该把阿萨德赶下台,阿萨德才是造成叙利亚出现各种极端组织的根本原因。"

不过,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介入的不满,却让叙利亚反对派从中受益。10月末,一位叙利亚反对派负责人曾透露,在俄国开始空袭后,他们迅速收到大量美制陶氏反坦克导弹。"此前从美国、沙特阿拉伯接收武器后,必须听从两国的指挥使用。现在我们对补给'全权负责',需要多少,他们就给多少。"

基于此,《华尔街日报》评论称,"叙利亚战争已经快成了美俄两国的代理人战争"。对于普京来说,则是找到了远离本土、与西方近距离对垒却又不直接冲突的最佳战场。

普京棋局:剑指IS 意在西方

出兵叙利亚的风险显而易见,普京执意如此行棋,其重要意图或许不在IS、甚至叙利亚。如何部分扭转与整个西方世界对峙的被动局面、争取生存空间才是其重心所在。从目前来看,普京的意图达到了——俄罗斯重新获得了与美国领导的西方世界谈判的发言权。

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陷入困境,美国和欧盟对其经济制裁不断。去年7月,七国集团领导人严厉批评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并宣布暂停与俄罗斯在各方面的合作事宜,意味着由西方七国加上俄罗斯组成的八国集团不复存在。

虽然普京嘴上强硬,并试图在今年5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到访俄罗斯之际,突出强调乌克兰危机并没有致使俄罗斯遭到孤立,但实际上,他承受着来自国内相当大的压力。俄罗斯央行去年7月公布的数据称,随着西方国家因为俄罗斯政府涉入乌克兰危机而对该国实施制裁,2014年上半年有接近750亿美元的资本外逃。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GDP)更从2013年的2.3万亿美元大幅下降到2014年的1.2万亿美元。前经济副部长伊万·斯塔里科夫忧虑地表示,"俄罗斯实际的通胀率接近30%。我们很快将回到用家庭收入的50%购买食物的年代了,俄罗斯人再次变回穷人。"

制裁也让俄罗斯领导的经济联盟遭遇瓦解危机。从2011年开始,普京致力推动成立一个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但西方国家的打压让这些国家货币贬值严重,原本希望加入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被迫重新评估是否应该加入这个联盟。

吴大辉去年曾偶遇一位原叶利钦时代的总统顾问,他痛心疾首地说:"俄罗斯这个国家完了,普京把苏联之后花费20年努力融入西方社会的努力全毁了!"

但谁都没有想到,叙利亚内战给了普京翻盘的机会。今年年初,阿萨德政府军战事频频失利,已退守至东地中海一带。他甚至使出"杀手锏"——送难民出境。一位叙利亚难民曾告诉吴大辉,政府曾为他们提供偷渡的船只,鼓励他们外逃,让他们给欧洲国家造成压力。

当难民危机让欧洲国家焦头烂额之时,普京以一个力挽狂澜者的形象出现,体现出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决心。"俄罗斯的这种表态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诱惑是很大的。"瑞士圣加仑大学学者施密特(Ulrich Schmid)说。

这也迫使西方国家在乌克兰危机后首度松口要与俄方谈判。10月30日,美国国务卿克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等17国高级外交官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共同探讨叙利亚问题。11月6日,克里和拉夫罗夫再次就扩大国际社会在叙利亚政治问题上的谈判进行了电话交谈,扩大范围包括反对派组织和阿萨德政府。

11月13日在巴黎发生的暴恐袭击加深了这样的转机。在土耳其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期间,全球领导人争先恐后地与普京会面——西方领导人无奈地认识到,叙利亚要想走向和平,是绕不开莫斯科的。《金融时报》更是认为:"本届G20峰会上,几乎没有谁像普京那样见证了自身命运的逆转——他从一个外交舞台上备受指责和排斥的'弃儿',变成了一个西方无法忽视的、自封的问题解决者,同时也没有谁像他那样表现得沾沾自喜。"

反恐战争背后的"战争":拉拢中国未遂

空袭叙利亚迫使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坐下来谈判,也让普京再度赢得高支持率。俄罗斯独立民调机构列瓦达(Levada)发现,对莫斯科发起军事行动的支持率从9月下旬的14%飙升至逾70%。由政府支持的民意调查机构VTsIOM也宣称,普京的支持率创下89.9%的历史新高。

不过这些远远满足不了普京的野心。"普京希望让俄罗斯成为对抗IS联盟中的领导者,让世界认识到,只有俄罗斯才有能力打击IS。"施密特认为。自此,世界反恐阵营逐渐开始了分别以美国、俄罗斯为首的划分、站队。

俄罗斯此前一直在伊核问题上暗中向伊朗提供帮助。今年4月,普京签署了一项法令,解除自2010年以来向伊朗提供S-300防空导弹系统的禁令。7月,俄罗斯和伊朗举行紧急会议,同意在停火情形、过渡政府建立等叙利亚问题上"保持一致立场"。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ISW)声称,伊朗革命卫队已驻守在叙利亚一座名为Joureen的村镇,此处是拉塔基亚省的门户。

对于两国之间的合作,伊朗总统鲁哈尼称,"伊朗和俄罗斯之间并不存在联盟,不过两国之间的协调程度确实很高。"10月28日,伊朗在维也纳接受俄罗斯的邀请,同意与美国、阿萨德等"敌人"坐在一起,探讨叙利亚的未来。而不久前,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还坚持表示禁止与美国进行对话。

值得玩味的是,位于里海的俄罗斯海军10月7日(普京生日)向叙利亚发射了26枚巡航导弹,美国官方称,他们通过雷达和卫星影像发现其中4枚落在伊朗北部。但这一消息立刻被俄罗斯和伊朗先后否认,并称这只是美国的政治宣传伎俩。

除了伊朗,美国主导的"反IS联盟"成员伊拉克近来也与俄罗斯越走越近。在饱受IS组织的蹂躏之苦后,不少伊拉克当地民众对美国主导的打击行动深感失望,希望俄方把空袭范围扩大至伊拉克。为此,伊拉克联合军事作战司令部发表声明称,在为北约提供帮助的同时,其也将与俄方分享情报。今年9月,俄罗斯和伊朗、叙利亚在巴格达建立了打击IS的协调中心。有当地知情人士告诉《凤凰周刊》记者,伊拉克已派遣一支装甲力量进入叙利亚,参与作战。

此外,俄罗斯也在积极鼓动独联体国家加入此联盟。10月16日,普京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独联体国家首脑峰会上,主张成立一支联合军队,一旦阿富汗危机升级,塔利班以及IS等极端组织继续壮大,将保护这些国家的边境。

不过相比上述国家,俄罗斯更希望政治关系较为亲近的中国成为其有力的伙伴,但中方对此态度暧昧。在过去的叙利亚问题上,中国一向更倾向于俄罗斯。2011-2014年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时,中国和俄罗斯连续四次投票否决,使得草案未获通过。2013年,叙利亚开始执行"化武换和平计划",中国从在亚丁湾护航的军舰中调拨两艘,与俄罗斯军舰一起联合护送化学武器离开叙利亚。

中国还对叙利亚政府进行过大量援助。今年4月2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公开表示,中方已通过双边渠道,以多种形式向叙利亚人民、包括境外难民多次提供人道主义物资和现汇援助。10月初,一位叙利亚海军陆战队士兵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信息,说在拉塔基亚的叙军收到了来自中国的援助,其中包括疑似国产北汽勇士军车,不过将车标去掉了。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并不想过多参与到此次叙利亚危机中。9月24日,俄联邦委员会的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伊戈尔·莫罗佐夫突然放话,称中国将加入到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中国一艘护卫舰已经进入地中海,中国的一艘航母正在随后驶来"。但这一消息随即被中国外交部予以否认,表示"从没听说"。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也曾对中国"抛出橄榄枝"。据《华尔街日报》披露,去年9月奥巴马着手组建反IS联盟之时,就请求过中国予以支持。中方的回应则是,美中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利益"可能趋同"。此间,有大陆官方媒体评论称,"西方看来很希望中国加入军事打击IS的阵营,但我们相信中国政府会在做这类决定时十分审慎。"评论提到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认为中国"确实没必要主动往这种复杂中搅和"。

10月初,阿萨德政府的特别顾问夏班来到中国,主要目的是商讨一批武器援助的交付问题,据悉,这批武器合同是在叙国内问题爆发前就已签订,并部分付款。夏班还希望中国能参与叙利亚战后重建。她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抱怨说:"我们在2010年就已经签了合同,但是中国政府没有给我们提供武器援助。所以我对中国外长说,第一我们有合同在身,第二这些武器是防御性的,将解救叙利亚平民的性命。"

中方显然在尽量远离中东的战争漩涡,尤其是在俄战机连续折翼,形势更趋错综复杂之后。了解内情的中方外交人士向《凤凰周刊》记者透露,包括国防部前第一副部长在内的俄前军方多人曾多次试图向中国政府建议,派舰队进入东地中海,和俄罗斯军舰在叙利亚沿海联合巡航。作为回报,俄罗斯愿意派军舰和中国军舰联合在东海、南海联合巡航。"但类似要求从未得到中国官方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