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菌通过受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吐痰,经由空气传播,而菲律宾监狱极度拥挤,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当局和非政府组织的大力合作下,结核病防治进程近年来已取得进展,死亡率和感染率均有所下降。
结核病患者必须坚持定期服药。其家属和医务人员的支持对治疗成功极为关键。
持续性咳嗽超过两周是结核病的典型症状。直接面视下短程化疗(DOTS)能够确保患者定期服药,完成疗程:普通结核病疗程需6-9个月,耐多药结核病疗程需18-24个月。
强制结核病犯佩戴防护口罩,并将其与其他在押人员隔离,能够帮助预防监狱内疾病的传播。探视人员及监狱工作人员也应佩戴口罩,预防感染。
一名在押人员正在接收针剂注射,治疗耐多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结核病,常见于感染普通结核菌,但未接受正规治疗(如漏服药或治疗方案不当)的患者。由于治疗不规范,结核菌逐渐对普通结核病的抗菌素产生耐药性,并最终形成耐药结核菌。
一些正在接受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晕眩、皮疹,甚至是流感样症候群。已经有针对上述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可帮助患者完成治疗。
每天都有38名菲律宾人死于结核病。这种疾病极易传染,但却可以预防。根据《2016年全球结核病报告》,菲律宾在全球结核病例数最多的前30个国家中位列第八。
羁押场所过度拥挤,会加快结核病的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遏制结核病伙伴关系简报》指出,在押人群患结核病的风险比普通大众高22倍。
各利益相关方一直在携手努力,通过改善早期患者发现流程,并使更多在押人员能够获得结核病救治,来清除羁押场所的结核病。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一直在支持国家当局通过新比利比德监狱和奎松城监狱这两处试点的循证最佳实践来完善结核病防治策略。
如有一名结核病犯漏诊,那么在一年中他将会感染10到20名在押人员,及其探视亲友或狱警。对于结核病的有效防治,每个在押人员都至关重要。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