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高兰博:与红十字相伴的一生

从瑞士到中国,高兰博(Pierre Ryte)走过了世界上很多国家。从大学时期开始,他的人生就和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紧紧联系在一起。

2005年7月20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在北京成立。十年转瞬即逝,值此代表处成立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代表处主任高兰博。

从小立志从事红十字事业

1956年,高兰博出生在一个瑞士家庭。十二岁时,他跟随父母到非洲旅行。在那里,他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上学期间,他还作为背包客到中东、东亚等地 旅行,看到很多人依然生活在困难之中。于是,他决心成为一个国际工作者,到瑞士以外的地方去工作。十七八岁时,高兰博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的相关报道,了解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冲突地区从事人道主义工作。他想,这就是他要做的。

上大学时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兰博在一张报纸的角落里看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招募工作人员的启事。按照要求,拥有大学学历和两年相关工作经验、英语和法语流利 的瑞士人都可以报名。当时,他只差文凭和工作经验。于是,他努力完成了大学本科和硕士阶段学业,1982年毕业后,他找到一份工作。大学期间,他还专门参 加了军事训练,他说"这应该有利于今后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工作"。

两年后,1984年,他从单位辞职,如愿成为一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代表。"在我看来,这就是我第一份工作,因为之前的那份工作是得到这份工作的必要步骤。"高兰博说。

工作中的震撼和温暖

加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后,高兰博的第一站在伊拉克。当时,两伊战争正进行得十分激烈。战争十分残酷,上百万人伤亡,甚至出现了化学武器,民不聊生。然而, 世界各国并不关心那里的灾难,他们只关心那里的石油。关于战争,他们仅在新闻简讯里报道死亡人数。与此同时,在黎巴嫩发生的内战却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关 注。"世界如此冷漠,太让我震惊了。"高兰博说,"所有人、所有战争的受害者都是平等的,但他们遭遇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这种双重标准正是我们需要面对 的。"

在伊拉克,他的主要工作是探视战俘、帮助难民。他发现,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军事训练十分受用。在和冲突各方打交道时,他能够更好地和各方沟通。

1990年,高兰博正在印度尼西亚工作。8月,萨达姆率领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随后宣布接受伊朗的全部条件,从伊朗撤军,释放战俘,接受1975年关于 划分两伊边界的阿尔及尔协议。同时,伊朗也宣布释放同样多的伊拉克战俘。高兰博被召回至伊拉克工作,帮助协调战俘释放相关工作。

看到自己曾经探视过的战俘终于得以释放,能够跨越国境回到祖国,高兰博十分欣慰。更让他感到温暖的是,伊拉克人和伊朗人互相拥抱、道别,每个人都很高兴。在那一刻,他们从敌人变成了朋友。

此后,高兰博又先后在西非、伊朗和东亚地区代表处工作。

未来局势更为严峻

31年间,高兰博参与过很多工作,包括战俘探视、难民援助、重建家庭联系、与国家红会合作、人道外交、国际人道法传播等,几乎囊括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全部工作内容。

在他看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存在意义重大且与众不同。它起源于1863年,不仅是国际人道运动的起源,而且因其在被政府认可和支持的同时保持独立性而具 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我们既不是政府组织,也不是非政府组织;我们既开展保护的活动,也开展援助行动,这就是我们的特别之处。"高兰博说。

由于世界上不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多,人道行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高兰博对此十分担忧。

他说,今年是二战以来人道局势最严峻的一年。世界很多地区不稳定,5200万难民因冲突被迫离开家乡,人道需求空前迫切。

与此同时,由于世界各地冲突不断,各种势力拉锯作战,尽管有《日内瓦公约》的保护,但由于很多冲突方面为非政府武装,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进入冲突地区开展工作也更为困难。在很多冲突地区,参与人道行动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随时都有遇袭和被绑架的危险。

在东亚地区,虽然没有大规模战争,但在朝鲜半岛,很多家庭因之前的战争分隔两国,朝韩两国长期冷战,半岛局势一直不太稳定。同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频发, 各种冲突也时常出现,人道需求依然十分迫切。同时,随着中国等国家红十字会的发展,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要更多地同国家红十字会合作,在地区和国际人道行动中 发挥作用。

高兰博表示,10周年不是终点,31年也不是终点。他将继续致力于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推动人道精神的传播,为世界和平和稳定尽自己的一份力。

原载于《中国红十字报》,记者:张佩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