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缅怀汉纳·拉胡德:“他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4月21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工作人员汉纳·拉胡德(Hanna Lahoud)在也门前往某监狱探视途中遭不明身份人员枪击后不幸遇难,享年37岁。他的朋友和同事帕特里克·优素福、法迪·法拉(Fadi Farra)和迈达·弗利希(Majda Flihi)为我们讲述了汉纳与他们深厚的友谊以及他对红十字工作的热爱。

我想是上瘾吧。或者可能就是满腔的热爱。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总之汉纳很喜欢这份工作。

你问是上了什么瘾?在黎巴嫩红十字会救护车队无偿通宵工作。每周一次夜班,每月一次周末轮班。心脏病、车祸,心肺复苏,我们统统见识过,我们知道我们带来了改变。工作虽令我们疲惫不堪,但我们完全投入其中无法自拔。我们上了工作的瘾。

2002年7月一个星期三的晚上,帕特里克、法迪和汉纳我们三个人第一次一起值班。汉纳那时22岁。他第一次通过救护车的甚高频无线电讲话时都激动得唱了起来。从此,黎巴嫩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都亲切地叫他布哈(Bouha)(源自著名歌手萨巴赫(Sabah),昵称是萨布哈Sabbouha)。

汉纳在黎巴嫩红十字会工作长达八年之久。他入职后进步很快,随后升任组长,管理60名医务人员,职责范围涉及贝鲁特一半的地区。作为理疗师专业出身,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医务工作。对待车祸伤者,他始终一丝不苟,设身处地地提供人文关怀。

这段救护车队的工作经历如此刻骨铭心,事实上他已经在工作中吸收并践行了红十字的七项基本原则和运动精神。当志愿精神深入骨髓,他迫切渴望深入一线,也由此自然而然地加入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汉纳于2010年加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希望前往最能发挥自身专长的地方。他第一次执行任务是在突尼斯负责羁押相关事务。第二次则是前往阿尔及利亚西南地区的廷杜夫担任办事处主任,我还记得他对自己这么快就被派任管理岗位表示惊讶。那个地方十分偏僻,黄沙遍野,生活条件恶劣。但他还是努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随后他又前往关塔那摩进行探视,再之后他在伊拉克担任办事处主任。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帕特里夏。

2014年年初,拉马迪激战正酣。汉纳带领工作组为逃离安巴尔省西部的民众组织食品发放。一天晚上,我们在枪林弹雨中吃饭时,汉纳走到外面,对着空中喊道:"你们不吃饭吗?你们不睡觉吗?你们不用停下来去祈祷吗?就给我们十五分钟,让我们安静地吃饭吧。"
此后不久他就病了,在派发行动开始前被送往医院。

汉纳本希望行政部门的同事和司机也能参与这次非常重要的行动。他认为:这正是他们工作的目标。他们理应参与行动。派发行动之后,汉纳在代表处的好友迈达打电话告诉汉纳行动圆满成功。汉纳开心地说:"这项工作终于完成了!"

很快,汉纳被确诊为癌症,但他几乎没有告诉什么人。他开始接受化疗,为自己无法返回拉马迪而感到失望。当地团队是少数的知情者,他们通过Skype与汉纳通话时都泣不成声。汉纳完全改变了他们,大家都十分爱戴他。

化疗之后,他的头发都掉光了。他就买了几顶五颜六色的花哨假发,在医院的走廊上走来走去,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后来,医生还请他回院帮助正在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汉纳的疗程持续了八个月,如果算上康复期的话,是一整年。11月,他在脸书上骄傲地宣布自己打败了癌症,取得了健康保卫战的巨大胜利,可以重返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总部工作了。不久之后,汉纳和帕特里夏喜结连理,并一同被派往了几内亚科纳克里。

如果看到他人行事不当或目睹不公,汉纳很容易情绪失控。他天性颇具幽默细胞,但就是无法容忍不当行为。好在他之后能很快冷静下来,重拾生活的乐趣。他对每个人都平等相待——人人平等,同为团队成员——而不是下属或雇员。我在阿尔及利亚时,如果我告诉别人我来自黎巴嫩,他们就会问:"那你认识汉纳吗?"认识他这件事成了一块敲门砖。

汉纳无辜逝去。他的悼念仪式在贝鲁特举行,到处弥漫着哀伤的情绪。虽然他去世时年仅37岁,但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很少给出这样的评价。他培养出了一代志愿者,整个仪式也似乎传递出国家对其去世的悲哀:黎巴嫩总统在推特上专门为汉纳发文,一位政府部长出席了悼念仪式,并为汉纳授予荣誉勋章。还有许多人从世界各国飞到黎巴嫩与他道别。

我确信有人生来不只是为自己活一遭,而是要为他人提供人生经验。汉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许许多多人道出人生真谛,尤其是关于公正、诚实,以及友谊的真正含义。他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