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走进乌克兰:三岁女孩的"礼物"

我的镜头里,一名三岁小女孩紧紧抱着刚刚领来的洗涤用品,因担心奶奶从她手里拿走而皱起眉头,大声说:"这是我的礼物,里面有肥皂,可以洗我脏了的小手"。  同样,这一幕场景也是给我的一份礼物。

杰列拉和奶奶领取救济物品。(新华社)

小女孩名叫杰列拉,同奶奶一起生活在距离乌克兰政府军同反政府武装停火线约10公里的"涅太洛沃"村,这里是2月16日当天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驻斯拉维扬斯克办事处进行援助物品分发的地点。

"涅太洛沃"村在战区内。一大清早,我们搭乘红会专用车辆离开住着很多难民家庭的红军城。车辆要抵达这个位于战区内的村庄并不容易,需要经过3道由乌克兰军人和警察共同把守的关卡。据司机瓦洛加说,这些关卡布防一道比一道严。

沐浴在晨光中等待出发的ICRC专用车辆,执行任务时要插好旗子。(新华社)

想到乌东部战区采访,随便拿一个普通记者证是不行的。我们事先在基辅办理了乌国防部发放的"反恐前线"记者证,而且还打好一份关于采访路线的信函,盖上新华社基辅分社公章,以备军方查询。司机说,这次行程中没用到,并不意味着下次就不需要。这里的工作原则是一切按战区规矩做,不冒任何事先能规避的风险。

这条路,红会工作人员每周大约会走两三次,其中艰辛自然不必说了。红会的车辆因为是这条路上的"常客",在形势紧张的情况下红会还会与军方事先沟通,所以我们的车辆没有受到特别检查,而民用车辆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然而最头疼的就是安全问题。比如避开地雷的问题,按规矩,有地雷的地方会有一个"红色骷髅警告牌",但在前线,不能排除偷埋地雷的可能性。在年头不长的战区跑长途,千万别离开沥青路面,也尽量避免去小树林和草丛"方便"。

乌东部政府军设立的地雷警示牌。(ICRC)

行程艰难,所以希望到达目的地的采访也别平庸。好在有小女孩的"礼物",让我感到欣慰。

在小女孩杰列拉和她奶奶领完物品后,住在隔壁的邻居爷爷格里沙开来一辆破拉达,奶奶把粮油、毛毯等搬进车里,但装卫生洗涤用品的盒子被杰列拉抱着不放,奶奶也只好作罢。

卫生洗涤用品,在和平富足的环境里恐怕很难成为礼物,最多算个劳保用品,但在经历了近两年战争的战区,卫生条件恶化,洗涤用品真可以当礼物送人。杰列拉的举动恰好反映了战区生活艰苦的现实。

这里的居民大都没工作,没有钱买正规的洗涤用品、粮油食品和毛毯。负责登记工作的莉丽娅说,人手一份的洗涤用品粮油食品是成年人一个月标准量,毛毯则是根据不同发放点的需求而选择性发放的。他们在别处还发过窗玻璃、合成煤、塑料布等。

"涅太洛沃"村民登记领救济物品。(新华社)

记者看到救济物品的包装盒上都印刷了物品清单。小纸箱装洗涤用品,有牙膏、香皂、洗衣粉、洗发露等。大纸箱装粮油食品,包括葵花籽油、大米、面粉、通心粉、炼乳、肉罐头、酵母等,约20公斤重。对这些饱受战乱苦难的人们来说,把这些东西叫做礼物应该不会有人反对。领到救济物品的一位中年妇女玛利娅说,红会送来的物资帮了大忙,不然只能挨饿了。

排队等候的村民,脸上流露焦急神情,其实红会准备了足够的接济物品。(新华社)

莉丽娅说,没有意外的话,一个月后他们这个团队会回到这里继续发放救济品,一个个村庄轮着发,直到这个地方的人有工作做、也有商店开业为止。她介绍说,这次共有600多人领到了救济物品,总共运来700份救济品,多余的物品由工作人员清点后,放进村政府的仓库里。

整个发放工作持续了3个多小时,加上"红军城——涅太洛沃村——斯拉维扬斯克"路途,整整用掉12个小时。

"涅太洛沃分发完毕,我们已进入斯拉维扬斯克,一切顺利,完毕",当夜幕降临时,两辆红会的吉普车驶入昏暗的斯市,协助我们采访的娜塔丽娅拿起对讲机向办事处报告任务结束。对方回应:"谢谢,收到。"

记者陈俊锋,编辑陈杉